“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全体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在经济参考报社、新华社研究院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大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上线上实盘配资平台,多位海内外政商学界人士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了很多国家平等发展的机会。“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俄合作。”
土耳其马尔马拉基金会主席穆罕默德·阿克坎·苏威尔在演讲中指出,当今时代充满挑战,必须通过汇集各国的思想和技能、倡导多边主义来确保共商共享。“我们非常愿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携手努力,将土中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现场,多位企业代表分享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我们加快实施了一批聚人心、接地气的民生项目,努力提升共建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获得感。例如,菲律宾马尼拉水务东海岸供水管道项目有效增加了供水服务范围,缓解了145万人的用水紧张问题;塞尔维亚维多夫丹定居点健康中心项目大幅改善了当地医疗条件;印度尼西亚BMT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总承包工程等一批高科技厂房,有力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爱国说。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杰表示,为了带动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兴业,中国建筑国际充分发挥上市企业的投资优势。“2018年,我们与葡萄牙当地最大建筑承包商之一特谢拉·杜阿尔特公司合作,投资建设运营葡萄牙首个中资产业园。该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可容纳近100间公司,将成为助力欧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
近年来,中国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物流作为电商的重要基础,得到了多方关注。北京千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曙东分享了千方集团用三大优势构建交通、物联、物流三个领域“硬联通”的经验。一是坚持科技引领,深化自主设计及研发能力;二是较早进入高速信息化领域,围绕公路 “建管养运服”全生命周期提供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三是项目交付经验丰富。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昌军表示,高标准的产品和技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础。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增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实现了高速发展,2020年至2022年出口金额持续提升。同时,本地化深耕海外市场,也是企业出海走得稳、走得深的重要条件。
“十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用计量数据与世界各国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下一步,我们将把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推广给更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与大家一起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洪枚说。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从宏观来看,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从微观来看,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技术和产品、高水平的就业、高标准的环保、高水平的社会责任以及高水平的管理等。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建议,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运行架构。在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关注民生工程,在医疗、环保、救灾、扶贫、教育等领域加大投入线上实盘配资平台,使当地人能更切实地享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实惠。